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 biquge12345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二十七章行业峰会(第1/2页)
深秋的江州市国际会展中心,玻璃幕墙反射着冷冽的天光,将“2024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峰会”的鎏金横幅衬得格外刺眼。李默扯了扯西装领口,指尖划过藏青色面料上细密的纹路——这件西装还是林溪上周陪他挑的,说“见大场面得撑得起气场”。身后的林溪正低头检查笔记本电脑,浅灰色职业套装勾勒出利落的线条,发梢别着枚银色发卡,是上次平台周年庆骑手们凑钱送的,她说“戴着像揣着群人的底气”。
会展中心大厅里早已人声鼎沸。穿定制西装的CEO们端着香槟谈笑风生,胸前的工牌印着“通达”“顺丰”等巨头LOGO;角落里的小平台负责人则大多攥着文件夹,眼神里藏着局促与期盼。李默一眼就瞥见了主宾席上的张启明——通达物流的CEO,去年用低价倾销挤垮三家区域小平台,此刻正靠在真皮座椅上,指尖转着钢笔,目光扫过人群时带着毫不掩饰的傲慢。
“听说通达最近在推‘超时效考核’,骑手超时一分钟罚五十,好多人都扛不住离职了。”林溪的声音压得很低,屏幕上正跳出前晚整理的骑手访谈记录,一段语音里的哽咽还清晰可辨,“有个大哥说,他女儿发烧,他想请假被系统拒了,最后在送餐路上哭着给急诊室的妻子打视频。”
李默的指节猛地攥紧,西装袖口的纽扣硌得手腕生疼。他们的“蜂鸟快送”成立两年,从最初的五个人、三辆电动车,到如今覆盖江州五个区,靠的从来不是压榨骑手——每单抽成比行业低两个点,设置“紧急事件豁免机制”,暴雨天自动暂停超时考核。可这些在巨头眼里,竟成了“不合规矩”的异类。
上午十点,峰会正式开始。主持人刚报完张启明的名字,台下就响起一阵刻意拔高的掌声。张启明起身时,西装下摆扫过座椅扶手,走到演讲台中央,接过话筒的瞬间,目光精准地锁在了李默所在的方向。
“近年来,物流行业确实涌现了不少新面孔。”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大厅,带着金属般的冷硬,“但有些小平台,靠着所谓的‘人性化’博眼球,实则是投机取巧——不控制成本、不追求效率,光靠煽情能走多远?”
台下有人窃笑起来,几道目光齐刷刷投向李默。林溪放在膝上的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,眼神里藏着安抚。李默深吸一口气,指尖划过口袋里的U盘——那里面存着三个月来收集的通达压榨骑手的实证,原本没想公开,可张启明的话像根针,刺破了他最后的隐忍。
“张总这话,我不敢苟同。”
清亮的男声突然响起,打破了刻意营造的和谐。李默站起身,西装下摆随动作扬起一道利落的弧线。他没走向演讲台,就站在原地,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落在张启明错愕的脸上:“我们蜂鸟快送成立两年,确实没像通达那样靠资本砸出市场,但我们敢说,每一分利润都来得干净——骑手平均时薪比行业高十五块,每月带薪休息四天,去年暴雨天给两百三十名骑手发放了避险补贴。”
张启明的脸瞬间沉了下来:“李总这是在暗示通达不干净?”
“不敢。”李默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,抬手示意林溪连接投屏。大屏幕上瞬间跳出两张对比图:左侧是通达的骑手超时罚款明细表,红色数字密密麻麻,最高一单被罚两百元;右侧是蜂鸟的骑手收入构成,“高温补贴”“子女教育补助”等条目清晰可见。“但张总口中的‘效率’,我们实在不敢恭维——通达的算法要求骑手每分钟骑行速度不低于三百米,去年江州物流行业的交通事故里,通达骑手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六,这难道就是大平台的‘长久之道’?”
台下瞬间炸开了锅。有人掏出手机对着屏幕拍照,小平台的负责人纷纷交头接耳,连原本中立的行业协会会长都皱起了眉头。张启明的手指紧紧攥着话筒,指节泛白:“你这是恶意抹黑!这些数据根本不具代表性!”
“有没有代表性,问问在场的骑手就知道了。”李默话音刚落,林溪已经点开了一段提前录好的视频。屏幕上出现一个穿着通达工服的年轻骑手,脸上带着疲惫的红血丝:“上个月我妈住院,我想请半天假,系统说‘无替代骑手,请假扣三天工资’。后来我送餐迟到十分钟,罚了一百五,那单才赚八块钱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二十七章行业峰会(第2/2页)
视频里的声音不大,却像惊雷般炸在大厅里。张启明的脸色从红转白,正要开口反驳,林溪已经站起身,走到李默身边,指尖在笔记本上轻点,调出新的PPT页面——上面是蜂鸟最新研发的“动态平衡算法”示意图,蓝色线条代表配送路径,黄色节点标注着休息点。
“张总说我们不懂效率,那我想介绍一下蜂鸟的新方案。”林溪的声音冷静而有力,目光扫过全场,“这套算法会根据骑手实时心率、天气状况自动调整配送节奏,比如连续工作四小时后,系统会强制弹出‘休息提醒’,附近的驿站会提供免费饮水和座椅。我们上个月测试数据显示,骑手配送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二,投诉率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。”
她顿了顿,拿起话筒走到演讲台中央,手指指向屏幕上的公益模块:“我们还和本地医院合作,为骑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,设立‘子女助学基金’。物流的核心是‘人’,不是冰冷的时效数据——只有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,平台才能真正走得远。”
话音落下的瞬间,台下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小平台的负责人率先站起来鼓掌,连几位原本沉默的媒体记者都举起了相机。张启明僵在原地,脸色难看到了极点,最后狠狠摔下话筒,转身离开了会场。
峰会中场休息时,李默和林溪被围得水泄不通。“李总,我们平台想引进你们的算法!”“林经理,能不能聊聊骑手权益保障的合作细节?”江南市的“闪送达”负责人递来名片,激动得声音都在抖:“之前我们被通达压得喘不过气,你们今天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!”
林溪有条不紊地回应着,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合作意向,阳光透过玻璃幕墙落在她身上,发梢的银发卡闪着微光。李默靠在墙边,看着她从容的模样,想起两年前两人在地下室创业的日子——那时他们吃了三个月的泡面,为了谈第一笔商户合作,在暴雨里等了商户老板两个小时。
傍晚的余晖为会展中心镀上一层暖金色。送走最后一位合作者,林溪走到李默身边,递给他一瓶冰镇矿泉水:“渴坏了吧?刚才你站起来的时候,我手心都出汗了。”
李默拧开瓶盖,喝了一大口,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,驱散了一上午的燥热。他看着林溪额角的薄汗,伸手替她拂去,指尖不经意碰到她别着的发卡:“这发卡今天立大功了,像个幸运符。”
林溪笑了,指尖划过发卡:“是骑手们的福气。”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线,晚霞染红了半边天,“刚才有三家平台说要加入我们的‘骑手权益联盟’,以后咱们不是孤军奋战了。”
“我们又赢了。”李默的声音里带着笑意,目光里藏着欣慰。
林溪摇摇头,眼神变得坚定:“这只是开始。”她从包里掏出手机,点开新收到的消息——是骑手老王发来的,附带一张他女儿拿着奖状的照片,配文“谢谢李总林经理,现在我每月能陪女儿开家长会了”。“你看,我们做的不只是生意,是真的能改变些什么。”
李默凑过去看照片,小女孩笑得眉眼弯弯,奖状上的“三好学生”四个字格外醒目。他想起张启明离场时的狼狈,想起峰会上那些热烈的掌声,突然明白:物流行业从来不是资本的游戏场,而是无数普通人讨生活的战场。他们的赢,从来不是打败了哪个巨头,而是守住了“人”的根本。
晚风从会展中心的门缝里钻进来,带着深秋的凉意,却吹得人心头发暖。李默握紧林溪的手,两人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很长,像两道并肩而立的光。远处的马路上,一辆辆印着“蜂鸟快送”LOGO的电动车驶过,车筐里的保温箱闪着反光——那里面装着的,不仅是热腾腾的餐食,更是无数家庭的期盼,和一个行业最本真的温度。
“接下来,该推进全国骑手互助基金了。”林溪的声音里带着憧憬。
李默点头,握紧了她的手:“一起。”
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,映着彼此眼里的坚定。这场峰会的硝烟渐渐散去,但属于他们的战场,才刚刚拉开序幕——不是为了打败谁,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奔波在路上的人,都能被温柔以待。